Monday, August 30, 2010

品格教育 失敗的走後門

推品格教育,以美國的(Character Education)來作榜樣的人,令我笑。美國的官方品格教育網站還在,是未其癌症,完全失敗。

美國的品格教育不是教育,是政治。不是教育家搞出來的,是政客搞出來的,目的是走後門,側擊教育界,引什麼別的入校園,包括宗教,是違反憲法的國、教分立。

只有國、教分立是對的。你看看台灣國小,志工媽媽要念佛經,老師不理同事勸告,要學生看快樂之道,國小圖書館也有戴尼提,校園只有變成聖戰戰場。

關於宗教,台灣有致命的缺陷。美國有國、教分立,各宗教用不著在校園鬥爭,無神論者不愁受到宗教或邪教干擾。歐洲多有國教,在政府的影響很少,但說誰是邪教很有用,他們很難得到承認。作為慈善團體,有些國家有「慈善測驗」,山達基的公民人權委員會最近在新西蘭喪失慈善機構地位,沒有「慈善測驗」的,美國也有非政府組織的慈善機構等級,若你不是山達基人,絕無緣故捐助山達基的外圍機構,你的捐款在等級高的慈善機構有多倍的效果。

根據台灣的「引入一半」定律,什麼宗教也承認,完全自由,在法律上完全平等,但無國、教分立,喜歡放什麼在國中小圖書館也可以。靠誰來把把守校園?你信任機車老師嗎?狂熱的原教旨主義教師嗎?小小的校長、鎮長,是擋不著富有、勢力大的邪教,有什麼不合意也是宗教歧視,法庭見面。

美國在90時代未期富有,但某些區域的學校完全失敗,台灣的失敗是小毛,有學生毒販、武裝警衛、金屬探測器的學校是大毛。政府有錢改良教育,但不想通過這些同樣的教育界人士,因此打開後門,想得到額外經費,學校必要與外界社團合作,教會不限。

品格教育絕對不是「教」,是通過活動,提高學生的「品格」,英文的character(性格)更中性,更加貼切。效果以出席率、成勣等來衡量。絕不是念那教的經好,看那公司的DVD好。

十多年了,還活躍的計劃寥寥,只是幾年前批准下來的,近年無新的經費,當然是與經濟有關,但列出來的成功項目不多,多數對出席率、成勣沒大影響。活動也是特定針對地方性,沒什麼可以搬出來所有學校分享的。絕對不是滿口仁義道德,多條道理。五講四美也不夠?搞到二十一條?

誰得益?在美國,不在教育界工作的「教育家」,寫書教人怎樣進行品格教育。「品格教育」行業興起,提供各樣服務,因為在教育部工作的不能分豬肉。倫落為一門靠打關係的分豬肉生意。

在國際上很不受歡迎的前美國總統布什,特別喜歡品格教育,他主將教育私有化,也很落力進行其他的國、教混淆,博取基督徒選票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